揭示缠师真实义·体悟缠论的奇妙
原文(第2-9段)
本ID的理论是一个超级完美的理论,第一是在数学的角度超级完美,其次,是在物理的角度超级完美。物理角度,以前说的不多,因为这需要的思维方式,同样要有一个大的改变。
有些工科或老一代理科的,对现代物理一点概念都没有,以为能量动力,就如同牛顿时代,用各种微积分或各种级数等等无聊算法就是了。
现代物理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物理与几何的高度统一。本质上,现代物理就是一门几何学,只不过是各种不同高深的几何学。而几何学也不是一般认为的那些几何学,几何的领域,可以涵盖并超越你思维的所有方面。
广义相对论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理学,而其基础是几何,一种比较简单的几何学。而后面,到规范场、超弦、膜空间等等,就涉及各种超越一般人直观的几何了。
在那些几何学里,能量、动力等结构对应着一些特殊的几何结构。这才是现代物理的主流。
对于一般人来说,广义相对论可能是最简单的了。那里,物质结构与几何结构是高度统一的,而诸如引力结构等对应着一些特殊的几何结构,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本广义相对论的课程看看,看看这种几何结构的威力。
而本ID的理论,本质上是站在这种现代物理的角度构建自己的能量动力学结构的。这里,一切都是几何结构说了算,一切的能量动力形态,都变几何化,因此,必须有这种思维上的根本改变,才会有真正的理解。否则,还是牛顿时代那种弱智思维,那就将陷入一种机械化思维的陷阱中。
具体怎么样,以后慢慢说来。
好,去看看中国队如何收场,下,再见。
邓半仙儿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 几何结构与能量动力结构1”,后面也同样没有2,这也是遗憾之一,但是缠师给的已经足够多了。文章里缠师引入了现代物理,这对很多人来说很难理解,请校长给我们讲一下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校长
第一次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大致看一遍就过去了,因为当时跟大家的学习过程一样,都是想学能用的东西,但当时我不知道它的指引点在哪里。然后在20 14年7月,有一次跟潘鹏聊缠论的时候,他让我讲讲原文中提到的弦理论和膜空间,他觉得这部分内容很重要。我之前看原文时没注意弦理论和膜空间,于是就回过头去看。我当时因为有波浪基础,对级别很快就理解了,对缠论的结构也已经理解了,但弦理论和膜空间这块内容确实是我不知道的,于是我就买了这方面的书看。虽然我也看不太懂,只能大致地构出来一些东西,或者隐约地找到一些东西,但这对缠论的理解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弦理论,弦理论有对粒子的理解。一个粒子和另一个粒子,它们的质量可以相差极大,这颠覆了我的想法。你用这个逻辑再去看走势,会发现1分钟的笔,它可以运动得很长,也可以运动得很短。例如,0-1、1-2、2-3都是1分钟的笔,其中0-1 涨了5倍,而后1-2只回落了0-1的1%,而后2-3又涨了5 倍。
展开全文
在传统理论里,你会认为2-3是0-1的延续, 不会在意1-2的这种小波动,或者直接忽略掉了。实际上在缠论结构里,0-3已经是一个线段了, 这是一种颠覆。这是我当时理解弦理论给出的一个逻辑,我觉得很有意思。
再一个是膜空间,在理解了膜空间之后,我理解的世界是:所有的东西都是能量+信息的表达,无论它是意识的还是物质的。所以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在我这里没有区别。所谓的唯心,也是有结构,有能量的。那么什么叫能量+信息?它不是一个空泛的词,有了缠论之后,它变得清晰了。即所有的运动所产生的结构,它就是代表着它的能量,而信息和能量是共存的,它是一体的两个不同的表达。也就是说没有结构是没有能量的,信息没有结构的赋予也不叫信息,这是我对膜空间的粗浅理解。
还有一个是广义相对论,在我看来它是对你思维的启迪。传统物理学因为它的能量、信息相对稳定,所以其他的外力所导致的变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就变成了一种比较硬性的对应。而在广义相对论里,所有的力、维度,它们是相互作用的,它是由多个维度下的不同变量所拟合出来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像引力波,它是多个变量的表达,好几个变量同时产生之后才能输出一个结果。
股市的整个运动是符合广义相对论的,它是多个变量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最终结果,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是一种非线性的运动,这确实是颠覆性的。用缠师的话来说就是所有的结果都是合力的最终表达,它反映了所有信息,其中对未来的预见,对现在的反应,对过去惯性的表达,全部反映在这里面了。所以你的思维一定是跟着市场的变化去变化,你的交易一定是应变,而不是去猜。传统理论更多的是受传统物理学的惯性思维的影响,就是它相对稳定的逻辑,它认为在规则不变的情况下,整个运动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被复制性很强。而缠论更多的体现着量子逻辑以及广义相对论,它是靠所有运动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所以缠师的伟大之处在于给我们构建了一套系统,而这套系统跟原有的逻辑是完全颠覆的,把你从传统理论的一一对应性转变成应变性,而这是真正零向量地跟随市场的基础。
我们说炒股最后还是要学哲学,为什么?因为哲学能让你从根上知道怎么理解这个市场,让你的理解层次更深入一些,让你交易的时候,决断力更强,或者说让你的操作是理论指导下的操作,而不是凭感觉。
邓半仙儿
有缠友问:模型是骨架,不测而测的应用是血肉,那么灵魂是什么?
校长
模型确实是一个基础。缠论的核心要素是非线性结构,缠师归纳了两种非线性结构:盘整走势类型和趋势走势类型。这是缠论分解走势的唯一依据,级别是它搭建的规则。我们为什么要学模型?就是为了透彻地理解市场,理解市场的势在哪里。这个势不是你眼见的上涨、下跌那个势,而是你能知道势在哪里改变了,它是怎么转折的,通过结构你能了解这个过程,就能真正把握它。但同样的结构,表达的强弱不一定相同,它跟大级别所处位置有关系,可能这个地方表达得比较强,那个地方表达得比较弱,我们应该掌握的是如何理解市场的多空强弱,用更细腻、更科学的逻辑给出结果,而不是凭感觉。所以没有结构,我们就没办法分析市场了,因为没有信息的反馈,我们失去了分析的手段,所以它应该是一个基础的东西。
不测而测是思维的转变,它能让你进入一种状态。在传统理论里,你设置了止损,当止损破了之后你会难受,如果连续损上两次,第三次你就不敢买了,你会怀疑这是不是自己的技能不好,是不是自己没有观察好市场。但不测而测不是这样,不测而测是观察市场如何变化,当它出现变化的时候,你知道它要往哪变,你是顺着市场来的。原来止损的地方,在缠论看来,只是前走势没有转折而是延续了,你该走依然是走的,但你的心里没有挂碍了。它解决的是你内心在原有思维下必然卡顿的问题。当你真正理解不测而测之后,是一种“ 心平何须持戒”的状态,它没有止损或不止损,而是变化之后去应对变化,你的心里是非常平的。就像我昨天买了,今天没挣到钱就跑了,我不会难受,因为这本来就在不测而测的计划内,如果今天小转大了,多头很强,我就拿着,如果今天走出小级别背驰了,多头走弱了,我就走了,就这么简单,跟挣不挣钱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你理解了不测而测之后,心里转变是非常大的,因为你关注市场的角度和理解市场的角度完全不一样了,你的心理状态也会完全不一样了。
至于灵魂是什么,如果非要说的话,我觉得灵魂就是成为明白人,成为一个自强不息的人,然后自觉觉他,让更多的人明白。
- 待续-
▼
———— / 往期精彩 / ————
教你炒股票104:几何结构与能量动力结构1(上)
☞温馨提示 :在公众号首页输入:观复,即可阅读「观复缠文」系列文章。
▼
———— / 陪你品读 / ————
104、几何结构与能量动力结构1【教你炒股票108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