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际足联六大洲足协(亚洲、非洲、大洋洲、欧洲、中北美洲及南美洲)分配出32个参加2010年世界杯决赛周参赛席位,再根据各洲实力决定出每个洲份的出线球队,分配如下[1]。:
欧洲 - 53支参赛队伍,13个出线席位
非洲 - 53支参赛队伍,6个出线席位(包括南非以主办国身份直接出线决赛周)
南美洲 - 10支参赛队伍,4.5个出线席位
亚洲 - 43支参赛队伍,4.5个出线席位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 - 35支参赛队伍,3.5个出线席位
大洋洲 - 10支参赛队伍,0.5个出线席位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预选赛赛事资料比赛日期2007年8月25日至2009年11月18日参赛队数205(来自6个大洲)赛事统计比赛场数852 场总进球数2,341 球(场均 2.75 球)最佳射手 穆穆尼·达加诺(英语:Moumouni_Dagano) Osea_Vakatalesau(英语:Osea_Vakatalesau) (12球)← 2006 2014 →
除了欧洲区及非洲区获得一定的出线席位之外,其余四个洲必须透过附加赛决定出最后两个参加决赛周的参赛席位,两个参赛席位其一由南美洲区预选赛第5名与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预选赛第4名争夺;其二由亚洲区预选赛第5名与大洋洲区预选赛冠军争夺。
本届世界杯预选赛破纪录有208个国际足联会员中的204个足球协会参加,只有亚洲足联的文莱、老挝、菲律宾未报名参赛,大洋洲足协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被国际足联禁赛。由于非洲区预选赛同时为2010年非洲国家杯预选赛,因此主办国南非需要参加世界杯非洲区预选赛取得非洲国家杯参赛资格。
预选赛由2007年8月25日开始,至2009年11月18日全部结束,共产生32支决赛圈参赛队伍。
目录
1 出线队伍
2 晋级形势总览
3 欧洲区
4 非洲区
5 南美洲区
6 亚洲区
7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
8 大洋洲区
9 注释
出线队伍
编辑
球队
出线形式
出线日期
出席次数
连续出席
上次出席
最佳成绩
世界排名
南非
主办国
2004年5月15日
3次
2次
2002年
小组赛(1998年、2002年)
73
澳大利亚
亚洲区第四轮第一组首名
2009年6月6日
3次
2次
2006年
八分之一决赛(2006年)
14
日本
亚洲区第四轮第一组次名
2009年6月6日
4次
4次
2006年
八分之一决赛(2002年)
40
韩国
亚洲区第四轮第二组首名
2009年6月6日
8次
7次
2006年
第四名(2002年)
49
荷兰
欧洲区第九组首名
2009年6月6日
9次
2次
2006年
亚军(1974年、1978年)
3
朝鲜
亚洲区第四轮第二组次名
2009年6月17日
2次
1次
1966年
四分之一决赛(1966年)
90
巴西
南美洲区首名
2009年9月5日
19次
19次
2006年
冠军(1958年、1962年、1970年、1994年、2002年)
1
加纳
非洲区第三轮D组首名
2009年9月6日
2次
2次
2006年
八分之一决赛(2006年)
32
英格兰
欧洲区第六组首名
2009年9月9日
13次
4次
2006年
冠军(1966年)
7
西班牙
欧洲区第五组首名
2009年9月9日
13次
9次
2006年
第四名(1950年)
2
巴拉圭
南美洲区第三名
2009年9月9日
8次
4次
2006年
八分之一决赛(1986年、1998年、2002年)
23
科特迪瓦
非洲区第三轮E组首名
2009年10月10日
2次
2次
2006年
小组赛(2006年)
20
德国
欧洲区第四组首名
2009年10月10日
17次
15次
2006年
冠军(1954年、1974年、1990年)
4
丹麦
欧洲区第一组首名
2009年10月10日
4次
1次
2002年
四分之一决赛(1998年)
16
塞尔维亚
欧洲区第七组首名
2009年10月10日
11次
2次
2006年
第四名(1930年、1962年)
13
意大利
欧洲区第八组首名
2009年10月10日
17次
13次
2006年
冠军(1934年、1938年、1982年、2006年)
4
智利
南美洲区次名
2009年10月10日
8次
1次
1998年
季军(1962年)
21
墨西哥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次名
2009年10月10日
14次
5次
2006年
四分之一决赛(1970年、1986年)
24
美国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首名
2009年10月10日
9次
6次
2006年
季军(1930年)
11
瑞士
欧洲区第二组首名
2009年10月14日
9次
2次
2006年
四分之一决赛(1934年、1938年、1954年)
15
斯洛伐克
欧洲区第三组首名
2009年10月14日
1次
1次
首次晋级
首次晋级
45
阿根廷
南美洲区第四名
2009年10月14日
15次
10次
2006年
冠军(1978年、1986年)
8
洪都拉斯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第三名
2009年10月14日
2次
1次
1982年
小组赛(1982年)
42
新西兰
亚洲区/大洋洲区附加赛胜方
2009年11月14日
2次
1次
1982年
小组赛(1982年)
83
尼日利亚
非洲区第三轮B组首名
2009年11月14日
4次
1次
2002年
八分之一决赛(1994年、1998年)
32
喀麦隆
非洲区第三轮A组首名
2009年11月14日
6次
1次
2002年
八强(1990年)
14
阿尔及利亚
非洲区第三轮C组首名
2009年11月18日
3次
1次
1986年
小组赛(1982年、1986年)
29
希腊
欧洲区附加赛胜方
2009年11月18日
2次
1次
1994年
小组赛(1994年)
16
斯洛文尼亚
欧洲区附加赛胜方
2009年11月18日
2次
1次
2002年
小组赛(2002年)
49
葡萄牙
欧洲区附加赛胜方
2009年11月18日
5次
3次
2006年
季军(1966年)
10
法国
欧洲区附加赛胜方
2009年11月18日
13次
4次
2006年
冠军(1998年)
9
乌拉圭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南美洲区附加赛胜方
2009年11月18日
11次
1次
2002年
冠军(1930年、1950年)
25
晋级形势总览
编辑
晋级形势截止2009年11月18日
取得参加世界杯比赛资格
未能取得参加世界杯比赛资格
没有参加预选赛
非FIFA会员
大洲
参与预选赛球队
出线席位
预选赛结束日期
欧洲
53
13
2009年11月18日
非洲
52+1h
5+1h
2009年11月18日
南美洲
10
4或5
2009年11月18日
亚洲
43
4或5
2009年11月14日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
35
3或4
2009年11月18日
大洋洲
10
0或1
2009年11月14日
整体
203+1h
31+1h
2009年11月18日
h=主办国
欧洲区
编辑
主条目: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 (欧洲区)
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欧洲预选赛将于2008年8月20日,即欧洲国家杯结束后展开。欧洲区预选赛53队共分为九组,争夺13个出线席位,其中八组为六队组成,余下一组有五队。每队互相对赛,采取主客双循环赛制,胜出得3分,和得1分,负得0分。按各队于小组赛的总得分排列,每组首名直接晋级2010年世界杯决赛周,而第1至第9组之中的8队成绩最佳的次名队伍将会再进行抽签,然后进行两回合附加赛决定最终四队出线决赛周队伍。
非洲区
编辑
主条目: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 (非洲区)
2010年世界杯非洲区预选赛于2008年5月30日开始,根据2007年7月的世界排名,非洲区排名最低的10支队伍将要由第一阶段开始角逐,会以主客两回合制形式进行。胜出的5支队伍将连同另外43队进入第二阶段小组赛(包括主办国南非),分为12组,每组首名及最佳8支次名,一共20队进入第三阶段,分为5组,每组4队,各组首名将可参加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决赛周。
南美洲区
编辑
主条目: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 (南美洲区)
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南美洲预选赛已于2007年10月13日展开。南美洲区预选赛由南美洲足球协会主办,是透过赛事以决定南美洲的球队参加2010年世界杯决赛周。预选赛以双循环赛模式进行,共10支球队以双循环比赛,小组首4名可直接晋级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的决赛周。第5名须与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第4名进行两回合的附加赛。
亚洲区
编辑
主条目: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 (亚洲区)
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已于2007年10月8日展开。共有 43 队参加本届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参加上届世界杯的五支球队(澳大利亚、伊朗、日本、韩国、沙特阿拉伯)直接进入第三轮小组赛。其余38支队伍先进行第一轮资格赛,赛事于10月8日和28日举行。首轮 19 支晋级的球队中,其中排名最前的 11 队可进入第三轮小组赛,而排名最低的8队会进行附加赛再淘汰4队。球队晋级后会再抽签参加第三轮小组赛,争逐预选赛最后阶段10强赛的参赛资格。在10强赛中每组的前 2 名可晋级决赛圈,两支小组第 3 名队伍再进行两回合附加赛,胜出的队伍将同大洋洲冠军争夺一个决赛圈参赛席位。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
编辑
主条目: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
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于2008年2月4日正式展开,一共有 35 队参与角逐,是次赛事共分为四圈。根据2007年5月的世界排名,中北美洲区的头 12 名与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共 13 队可直接进入第二轮,其余 22 队球队抽签进行两回合制对垒,胜出的 11 队将会进入第二轮。连同直接进入次轮的 13 支球队再抽签进行两回合对垒,胜出的 12 队可晋级小组赛阶段。 12 队分成 3 组,每组4队进行双循环对垒(胜出得3分、和局各得1分、负方无分),每组首、次名晋级决赛阶段。6支球队进行双循环对垒,头 3 名直接晋级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决赛周,第 4 名则需与南美洲区的第 5 名以主客两回合制的附加赛争夺决赛周一席位。
大洋洲区
编辑
主条目: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 (大洋洲区)
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大洋洲区预选赛共分为 3 圈。新西兰是种子球队,可直接进入决赛圈赛事。在第一轮,其余的 10 队被分为两组,每组共 5 支球队,进行 4 场对赛,此轮所有赛事匀会在萨摩亚进行,两组的第 1 名及第 2 名晋级第二轮阶段。第二轮是第一轮晋级的 4 支球队将进行淘汰赛,最后首 2 名及三、四名决赛胜出者将晋级至决赛圈。决赛圈会以小组双循环赛形式进行,是由第二轮晋级的 3 支球队加上种子队的新西兰对赛。最后获得小组首名的队伍可得到出线权,并且将会夺得2008年大洋洲国家杯冠军。
注释
编辑
^ 2010 FIFA World Cup Regulations,FIFA,2007年. [200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10).